身边有许多以文结缘的朋友,路书斋便忝列其中。我们一起在文学道路上匍匐前行,是文学忠实的坚守者,以自己作品的光亮,温暖了自己,也照亮了别人。癸卯年6月的一天下午,洛阳的气温异常炎热,我正在家里看书,忽然接到路书斋打来的电话,她告诉我,她的作品集将要出版,请我为这本书做个序,接着,很快便送来了她即将出版的《岁月无痕》的手稿。
在我眼中,书斋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。读她的《岁月无痕》,我首先感受到一种平凡烟火里不平凡的人生况味。书中的诗、文,折射出她从岁月的微光里,沉淀出的不一样的家国情怀:柔弱中藏着犀利,沉静中散发着几分清新,沧桑中又蕴藏着几分朴实。
书斋说:“《岁月无痕》,是我的人生记载,那一篇篇诗歌和散文,是我人生旅程中泛起的一朵朵涟漪,希望她能投射进你的心波,在你疲惫的时候,为你洗去征尘;在你被粗粝的生活创痛时,送给你一剂温暖疗愈,陪你一起走过黯淡的岁月;在你至暗的日子里,成为你远行的些许微光。”
书斋的文风自然流畅,她柔和低调的处世态度,柔韧内敛的表达,都会让你觉得:这像是在与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促膝谈心。很喜欢书斋的文风,书斋说她是一个慢热型的人,书稿准备了很久,改了一遍又一遍,还是不太满意,总觉得哪里还不够完美,但是出一本她自己写的书,一直是她不愿意放下的心愿。当她重新开始打点整理放下了很久的文字,迟疑了很久,最终下决心将稿子交给了我。听完我在慢慢咀嚼回味着书斋这席话,作为第一位看到她的手稿的人,觉得荣幸与压力并存。
《岁月无痕》几乎收集了书斋各个年龄阶段的作品,写作的手法多样,有抒情的、有议论的、有叙事的、也有杂谈,然而总体文风一直在清新自然中游走,文笔蕴籍明澈,刚柔相济,在优雅隽永的语言表达中,传递着清新、轻松、温馨、融合的气息,沁人心脾又令人心旷神怡。第一篇《旅人凝望》,我认为应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呈现。每篇散文都是书斋精心创作的力作,无论是第一章《远山近水》里收录的《神奇的九寨》、《雨中黄山》、还是《浆声依旧》等等,仿佛一幅幅在你眼前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,让你在阅读中体悟祖国山河壮丽,风景优美!第二章《河洛行吟》,字里行间尽是洛阳人、洛阳事儿、洛阳山、洛阳水……作为一名洛阳人,读后尤其感觉亲切;第三章《生命组歌》里,让你在淋漓酣畅的阅读中,透彻参悟生命的思考和心灵的拷问,就像是一次被她引领的灵魂之旅。
第二篇《回望来路》是书斋从自己生命岁月里,淬炼出的人生感悟,引人深思,耐人寻味,值得我们去用心品读感悟。用书斋自己的话说:半生已过,生活留给我的,大概只有自己内心这块小小的领地。是用知识文化来填充她,用胸怀来放大她,让她更加肥沃丰盈,还是哀怨孤鸣任其干涸荒芜?我相信,通过阅读《岁月无痕》这本书,读者自会从中找到答案。在第三篇《诗歌精选》里,无论是《爱的随想》、《诗吟河洛》、《收获组诗》,还是《生命昂扬》,都让我从浓浓的诗的意境、意象、思绪中,读出了一颗充满诗情的爱心,读出了饱满的生活激情,以及一位作家对家国情怀的深层思考。
《岁月无痕》作者路书斋
书斋的文字充满着审美感受的萌动,她在写作的道路上深耕细作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。当然,书斋的这本书并非完美无缺,情感表达及方式上可以多一点留白,给读者多一些想象的空间。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·罗丹说:“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”书斋善于从眼下和琐细处发现和提炼生活中有质地的美,从繁芜的世相中得到新的灵感,激发新的想象,对自我和社会进行省思,并能真切品味并感悟其中的妙处。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是为序!
作者简介:赵克红,文学创作一级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第九、十届全委会委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,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,郑州铁路局作协主席,《香港文艺杂志社》顾问。其作品在《人民文学》《诗刊》《中国作家》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《法治日报-法制与新闻网》《河南智库舆情网》《文艺报》等百余家报刊、网站发表,作品入选百余种选本、选刊、年选及初中、高中、中考试题。。著有诗集、散文集、中短篇小说集、评论集等十余部。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、第八届冰心散文奖、第四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、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诗歌奖、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诗人、第六届中国 《大河诗歌》双年度诗歌奖等。
网站首页
- 地市资讯
- 法制金融
- 科教文卫
- 乡村振兴
- 体育旅游
- 河南要闻
- 舆情焦点
- 智库访谈
- 关于我们
- 信息举报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dxyqyjy@163.com 举报电话:0371-55550100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|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