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科教文卫 >

赵克红:悠悠运河情,千年隋唐韵

来源: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:赵克红 时间:2023-07-18
导读: 隋唐大运河“一撇一捺”之间,究竟藏着多少历史烟云?带着许多未解之谜,我实地走访了千年运河在洛阳留下了的几处遗迹,那一处处遗产和昔日千帆竞渡、流淌在云帆波光里的壮阔景象,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。


悠悠运河情,千年隋唐韵

(一)


公元605年,隋炀帝下诏开凿通济渠,隋唐大运河拉开了序幕,五年后,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。纵横交错的河道、繁华热闹的南市、南来北往的胡商,以及天津桥、回洛仓、含嘉仓…它们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大运河文化,同时也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。为深入了解大运河,我搜集了许多有关大运河的资料,并一次次深入洛阳大运河段遗址采风,隋唐大运河的景象,在我的脑海渐渐明晰。我领略了当年贯通南北、流淌千年的隋唐大运河曾赋予洛阳的气魄和风华,感受到它带给沿河两岸的繁华,以及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枢纽与中心,在中国大运河历史进程中,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

隋唐大运河“一撇一捺”之间,究竟藏着多少历史烟云?带着许多未解之谜,我实地走访了千年运河在洛阳留下了的几处遗迹,那一处处遗产和昔日千帆竞渡、流淌在云帆波光里的壮阔景象,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。

可以说,隋唐大运河对洛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没有隋唐大运河,就没有东都洛阳的繁华,隋唐大运河不仅为洛阳增光添彩,也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大动脉;反之,若没有东都洛阳的桥梁和枢纽地位,隋唐大运河也将黯然失色。一次,我随意翻阅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《双申遗纪实》,看到 书中“世界遗产委员会” 有一段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:“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、最古老的人工水道,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、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,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,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、决心和勇气,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。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,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、运输、行洪、灌溉、输水等作用,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,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”


(三)


回首过往,通济渠曾有过千帆望尽的舟船,也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。而在今天,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,从容淡泊的隐者,它连着地气,张望着天空,带领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份宽阔、坦荡、从容和深邃。我一次次穿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,面对着清澈美丽的河水,绵延而凝重,巧思而奇绝,就像一部百读不厌的书。

千年运河也见证了古都洛阳的沧桑变迁。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对洛阳成为曾经的政治中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,在推动交通发展的同时,也带动了洛阳城经济和商业的繁荣,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从而造就了独特的洛阳文化。隋唐大运河曾经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设工程。

不可否认的是,虽然隋炀帝以前许多王朝都开凿了运河,隋南北大运许多河段都是循已有故旧水道加以修整,但是,完成纵贯南北的大运河,把全国水网合成完整的水系,隋炀帝是第一人。别人想干不敢干,甚至连想也不敢想的事,隋炀帝下决心将它付诸实施,也表现出了隋炀帝的远见卓识。

隋唐大运河的开凿,不仅成为南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联系的纽带,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“丝绸之路”和海上“丝绸之路”的枢纽。大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。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,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,可谓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当然,开凿隋唐大运河,既是隋炀帝非凡的政绩,也是隋炀帝的暴政。它加重了人民负担,激化了阶级矛盾,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使得千百万人妻离子散,家破人亡,无数民夫死于大运河工地,劳动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
“一河越古今,一脉传千年。”站在昔日的通济渠畔,清澄的河水穿城而过,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,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中: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”的几句富含哲理的诗句来。洛水泱泱,奔向远方。千百年来,洛河岸边曾经伫立过多少身影,又有多少人发思古之忧情。伫立岸边,风儿轻轻吹拂着我的脸颊,我的思绪也张开了翅膀。隋炀帝倾其国力开挖大运河,后人一直颇有争议,有“贪恋广陵美景”之说,有“搜刮江南财富”之说,有“耀兵江南、挖掉王气”之说,也有“攻打高丽”之说等等,通过阅读史料和实地采访可以看出,隋炀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实干家:他平定陈朝,统一天下;修建东都,迁都洛阳;修建大运河,利在千秋;开疆扩土,平定吐谷浑,通丝绸之路,迫使突厥分裂;开创科举,重视教育等等,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。唐代诗人皮日休在《汴河铭》中曾说过“在隋之民不胜其害,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。”并在《汴河怀古》诗中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了隋炀帝的过失,既批评了开凿运河繁重的赋役,又肯定了开凿工程的牺牲与贡献。诗云:

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

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较多。

微信图片_20230506093326.jpg

赵克红:国家一级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、评论家协会会员,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,洛阳市优秀专家,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,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;著有诗集、小说集、散文集等13部,其中散文集《心韵如歌》获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,诗歌《弹奏阳光》获《诗刊》社“春天送你一首诗”二等奖,报告文学《情系大动脉》获中国铁路征文一等奖,散文《回望故乡》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,长诗《大地飞歌》获第四届中国长诗最佳成就奖。

责任编辑:郭跃峥
科教文卫

网站首页 - 河南要闻 - 地市资讯 - 法制金融 - 科教文卫 - 乡村振兴 - 体育旅游 - 舆情焦点 - 智库访谈 - 关于我们 - 信息举报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dxyqyjy@163.com 举报电话:0371-55550100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|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
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 © 2002-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-1
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