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舆情焦点 >

往届考生人数近半,读研和工作并非只能二选一

来源:中青评论 作者:admin 时间:2024-03-24
导读:

随着2024年国家分数线近日出炉,考研再次成为热议话题。官方数据显示,从2015年至2023年,研究生报考人数连年上涨,8年间增长了近3倍,仅2024年才有所下降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众多考生中,往届生的比例和数量都呈逐年递增之势,到2023年,往届生比例已超过48%。考研的人群结构和驱动其考研的原因,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历年来,考研平均录取率不足四分之一,某些名校的录取率更低。考生们把考研成功戏称为“上岸”,既暗喻了备考的艰辛,也有求得稳定和圆满之意。理想虽然美好,但多数考生都无法如愿,或是总结经验、再战一年,或是进入职场,之后再寻机会。不过,近年来,往届生群体中,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士比例明显上升。有人产生职业倦怠情绪,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专业;有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,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;有人想凭借更高的学历,走上升职加薪的快车道;还有人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系统学习,提高自身认知水平,探索更大的知识世界。

从经济方面来看,脱产考研很难成为多数考生的优选。一项调查显示,在北京,应届研究生初入职场的平均最低月薪,仅仅比具有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高441元,某些非技术职业研究生的薪资甚至还不如入职3年的本科生。3年间损失的收入,加上备考的时间和金钱成本,给“高学历”与“高回报”之间画上了不等号。因此,“先工作再考研”,对许多人而言可能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。此外,适当的工作经验能让一个人的思维更成熟、目标更明确,这些也是往届生考研的有利因素。

想要通过考研穿越湍急的人生河流,到达想象中光明美满的彼岸,这本身无可厚非;但是,真实的人生是与一个又一个风浪搏击的过程。硕士毕业后,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?职场竞争中,能不能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?机会来临时,能不能识别和抓住它?陷入低谷时,能不能迅速走出来?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次性“上岸”就能解决的,它们考验的是一个人综合的判断能力、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。

学历可以分为一个个阶段,但学习却是一件贯穿终生的事。无论处于什么年龄、拥有何种阅历,人人都可以通过考研这一途径应对当前困境,实现人生的又一次“上岸”。

实际上,“人到中年返校读研”的现象,在国外早已屡见不鲜,而“读研”和“工作”也并非只能二选一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国内院校开设了非全日制专业,中国人民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停招部分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,转向招收“非全日制”研究生。2016年,教育部颁发《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其中明确规定,自2017年起,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,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。这意味着,国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标准不断提高,非全日制的“水分”将越来越少,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。对在职人士而言,自我提升的选择将越来越多,人生的路也能越走越宽。

撰文/胡文利



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出品


舆情焦点

网站首页 - 河南要闻 - 地市资讯 - 法制金融 - 科教文卫 - 乡村振兴 - 体育旅游 - 舆情焦点 - 智库访谈 - 关于我们 - 信息举报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dxyqyjy@163.com 举报电话:0371-55550100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|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
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 © 2002-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-1
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