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科教文卫 >

倪水通 :砚边随笔(艺语) 一

来源: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:倪水通 时间:2024-04-03
导读: 倪水通 ,1944年生于洛阳,又名维灿,字禹工,号枕洛斋主、十三太岁富翁,洛阳美术院院长,中国书协家协会会员。

25252c5b03cf40e28a350b204a9d5df9~tplv-obj.jpg


自1984年10月供职洛阳市文联二十又八载,少有作品介入外部展出,偶以书画评论文章见诸报端。曾为《中国洛阳魏碑研讨会》、《中日牡丹樱花笔会》、《杜康杯——东方书艺大赛》、《国际佛教书画展》、《王铎书法国际研讨会》、《河洛五千年——中国书法邀请展》、《洛阳龙门魏碑国际赏鉴会》、《悟入丹青——中国禅意书画邀请展》、《文明探源——中国书画艺术展》等一系列大型艺事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付出心血与汗水,并曾两次应邀境外举办展出交流活动。岁豋古稀之际北京商务印书馆为我举办《诸相非相——倪水通艺术展》,2019年9月于国家画院美朮馆参加《经典与风范——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》。


我的大半个世纪,可以说是在为着我和家人的生计几经磨难又稀里糊涂一路走过来的。当然,其中也不乏苦中作乐,有着心性所爱所好的艺术向往和审美陶醉相伴。1962年中学毕业,在东郊务农,数月之后,一次偶然的命运安排,让我有幸考入一所前苏联援建的勤工俭学性质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。1965年毕业分配至武汉内燃机厂,在发动机装机试验工作的岗位上待了十个年头,后以人换人的方式对调回洛阳拖拉机厂,在机修站画线工作的岗位上又待了十个年头。1984年洛阳市文联恢复,组织调我进文联,堂而皇之成为全市九县(市)六区唯一的书法专干,于是,我踌躇满志,在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岗位上,一待又是28个年头。年逾古稀一回首,若论学习实践与生命体验那都谈不上,尽管洛阳与中国书法的古文化积淀比较厚重,尽管一长串书协大事记中含有我引以为豪的心血与汗水,但“书法艺术路在何方”?这一命题时不时缠绕着我的心灵,中国书法这一最具东方哲学意蕴的美学形式,它的艺术属性与自然属性,它的美学高度与艺术品位,它的推陈与出新等都是引我思虑最多的地方。


56eb2d61adf04e5faa746ccb8b08a881~tplv-obj.jpg


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的全国书法热,深得一部份人单纯的热情参与,不同地域蜂拥而起的展出交流,一时激荡人心。后来各级协会的展赛交替发力,直到市场经济的大潮来临,以各种名义发布的书事活动更是如火如荼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书法的价值属性顺势凸显,自上而下的功利之心急剧澎涨,书法活动几乎演变成书法运动,至此,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开始变了味道。市场的喧嚣与躁动确实也害苦了一些个书道中人,各地书协与上峰的领军人物打着繁荣与发展的旗帜,不约而同地忙着名利双收的锦绣前程,与此同时,他们已然将那点儿老本与才情也挥霍殆尽。于是乎书法场大体一致的跟风现象以及“装神弄鬼”者比比皆是。其间虽不乏一些操持古典样式的新锐,大都也被山谷道人所言中:“今世人字字得古法,而俗气可掬者又何足贵哉!”这些与艺术精神相悖的现象几乎成为常态。某些较为年轻的作者,立志投身于各大院校,接受艺术的再教育,几年下来,理性强了,感性弱了,新的模式多了,自然意味寡了。由此可知,人之与生俱来的审美天性不同程度给格式化了。


近些年艺术界出现一些身份大腕,靠着自己的影响力,以工作室的名义,招收所谓的精英班。可能愿望与初衷是美好的,但一年两年下来,由师生作品汇展可知,“师”依旧是“师”,“生”依旧是“生”,几乎看不到师徒授受的痕迹(一味模仿沿袭则另当别论),即有个别的“青”也并非出自于“蓝”。凡此种种,书道中人大都明白一个道理:书法为文人余事,与音乐体育赛事不可类比。书法之道乃寂寞之道、自然之道,急燥不得,功利不得。除此之外,一批有想法的作者,凭借一腔热情,排除非艺术因素的干扰和诱惑,从形貌方面苦学自修,无间寒暑,“铁砚磨穿”又谈何容易!


9ac7ea0a86e64d4ea5bc595f959b7e1e~tplv-obj.jpg


在国力强盛起来的中国,书法的实用性愈走愈远,书法艺术的纯粹性愈来愈得到关注与彰显的当下,高尚典雅的艺术,从形貌方面埋头苦炼是根本学不到的,因其是由艺术家人文品格中养出,是由艺术家挑战落寞 、挫折乃至苦难的“炼狱”中修悟陶冶而来。因此,文化觉醒应是当务之急,余有意识从思想上退出江湖的争奇斗艳,沉下来补课以充电,读书以养气,无为以自治。在陶醉水墨味的自娱自乐中,警惕并远离“似曾相识”与“不约而同”,自甘寂寞,真诚地热爱艺术并从中得到慰籍和力量。


苦瓜和尚有言:“于墨海中立定精神,笔锋下决出生活,尺幅上换去毛骨,混沌里放出光明,纵使笔不笔,墨不墨,自有我在。”本来,太古的元生态一派混沌,悠悠漫漫,某年某月某日,龙马负图,神龟呈瑞,一画开天,雨粟鬼泣,一个星球的东方“河出图,洛出书”, 绽放出一缕文明的曙光,自此,天、地、人、神合谐共生,生生而不息。


fd71c7bd417b46e4b071d45e7f7ddbd8~tplv-obj.jpg


平心而论,以拙目所见,千百年内真正能以性灵作画,以书法线质写心,水墨淋漓,气韵生动,感染人、打动人的画品,除雄奇伟岸的范宽与逸笔草草的倪瓒另当别论外,首当其冲要属梁楷的“泼墨仙人”、徐渭那幅“墨葡萄”与朱耷的“河上花”了,他们笔下的写意性与水墨味常读常新,堪为真经典。


中国画如果没有入木三分的弹性用笔与水墨氤氲的微妙变化,再精致的描摹,气韵也生动不起来。在审慎的回望中,历史上那些海外淘汰回流以及近年来那些被市场热捧至巅峰的书画,其实,这些貌似高雅佳构并未彰显出中国水墨的写意精神,徒令真赏者与有识之士尴尬无语。


be79cbbd726c4a219736ff1458cf2d88~tplv-obj.jpg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倪水通 ,1944年生于洛阳,又名维灿,字禹工,号枕洛斋主、十三太岁富翁,洛阳美术院院长,中国书协家协会会员。


       艺术创作理路:神会古贤,卧游山川,以书入画,意造境生,无计工拙,畅神自娱。偶然欲书或胡涂乱抹,放胆忘我处,天、地、人、神在不知不觉中遇合,胸中峰谷一气呵就,元气淋漓间感觉的未一性不期然而然。时而讨得性近者二三神飞扬,思浩荡:“白石老人似与不似,黄老宾翁远似近不似,仁兄宗尚有甚说是”;“余性爱山水,心境意造,诸相非相,莫可名状耳”;“岂非无中生有,莫名其妙”;“画者自成家法,非踏越古人理法之外不可”;“有道是越是不像越是深情,越是不像越是见我,越是不像越是魂魄”;“古云点墨落纸,胸中廓然无一物,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,自然凑泊,笔下幻出奇诡”;“岂有此理,说也不信,真正妙绝,到者方知”;“常行古道崎岖不觉身至险绝,时读先贤奥论无意步入高深”;“德缘道成陈化迹秋毫无口难言非龙非鱼,艺假书就合鬼神篁管有眼可见或善或恶”。

责任编辑:郭跃铮 文清 韩伟荣
科教文卫

网站首页 - 河南要闻 - 地市资讯 - 法制金融 - 科教文卫 - 乡村振兴 - 体育旅游 - 舆情焦点 - 智库访谈 - 关于我们 - 信息举报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dxyqyjy@163.com 举报电话:0371-55550100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|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
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 © 2002-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-1
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